搜索 蒋昌义

共找到“10”个结果
  • 大明洪武年间,少年马和从云南被征入宫为太监,分到燕王府当随从。燕王朱棣胸有大志,在守边岁月中经受了磨炼,尤其结识高僧姚广孝后,更是开阔了胸襟。他与父皇朱元璋的海禁政策越来越不合拍。   在跟随朱棣守卫北平和边陲的日子里,马和逐步成长起来,其良好的素质,为以后的建功立业打下了基础。   皇长孙朱允炆君临天下,为巩固皇权开始削藩,燕王朱棣首当其冲。为了生存,朱棣被迫装疯,饱受屈辱。郑和的结拜姐姐宋莲芯,也被奸臣所谋。朱棣在绝境中毅然率领八百壮士起兵,展开了争夺皇位的“靖难”之役。战争中,马和与姚广孝、张玉等人一样功勋卓著,尤其在郑村坝一役,他奋勇救朱棣于危难,从此更被燕王视为心腹。   朱棣开元登基后,为洗清自己的“篡逆”之名,决心直追汉武唐宗,开创一代盛世。登基之初,他赐马和姓“郑”,随之,悄然改变朱元璋的禁海国策,任命35岁的郑和为统率大明宝船队下西洋的钦差总兵...
  • 1947年,蒋介石悍然撕毁和平协议,对解放区发动全面内战。张灵甫率王牌主力整编74师从淮南攻到淮北,二次攻涟水城,血战十二昼夜,军长沈振新率部突围,败走麦城。张灵甫连战连捷,攻克淮阴、宿县、临沂,从苏北杀到鲁南,攻占我苏北和鲁南根据地。扬言三个月内解决山东问题,活捉陈毅和粟裕。  在这敌强我弱的态势下,毛泽东在延安运筹帷幄,作出战略决策,将山东野战军和华中野战军合并,组建华东野战军,集中兵力南征北战,消灭蒋介石的有生力量。  蒋介石为一举全歼山东解放军,调集汤恩伯兵团20余万人以张灵甫74师为前锋由南向北齐头并进,又命令济南的李仙洲兵团由北向南推至莱芜、新泰一线,企图南北夹击我军。陈粟决定留沈振新部在南线阻击,大部队则围歼李仙洲部,著名的莱芜战役打响。莱芜5万敌军企图向吐丝口方向突围。沈振新率部飞兵攻占吐丝口,截断敌军退路,全歼李仙洲兵团。蒋军不甘失败又以张灵甫为先锋,向我山东蒙阴县进攻,妄图聚歼我华野于沂蒙山区。陈粟于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的气魄,围歼74师,张灵甫却不顾死活,占据孟良崮,妄图以中心开花、四壁合围的战法置我军于死地,两军72万人在小小的孟 良崮山区激战三天三夜,血流成河,尸横遍野。最后,沈振新部搭人梯攀上悬崖绝壁,攻占孟良崮主锋,直捣张灵甫指挥部石洞。张灵甫负隅顽抗,决以杀身成仁却被我军乱枪击毙。  一场惊天动地的经典战役,国共力量对比悬殊,成败却瞬间逆转。
  • 游击队《神府红军游击队》以朴实无华的手法,描写了在1933年至1937年这一血雨腥风的艰苦岁月里,身处陕北的神(木)府(谷)人民,为反对国民党的黑暗统治,建立了陕北神府地区第一支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武装——神府红军游击队,并从七个人的游击队发展成威武坚强的红军三团,创建了神府地区第一个革命根据地——神府、葭榆根据地。该电视剧主角原型是神府红军游击队的开创者之一的王兆相将军,剧中再现了王兆相将军领导神府地区革命者同敌人进行殊死斗争的一幕幕动人故事,展现了神府革命根据地从创建到发展壮大直到取得胜利的风起云涌的历史画卷。  该剧由第二炮兵电视艺术中心和广西电影制片厂、北京天正圆信息中心联合拍摄,严寄洲任总导演,贾钢任导演,网络音乐教父杨臣刚任音乐制作以及总策划。  该剧的编剧王景清同志是毛泽东女儿李讷的丈夫,年仅11岁就参加了革命,曾经做过毛泽东的卫士。为了搜集资料,王景清多次深入到榆林市、神木县、府谷县等昔日陕北神府地区第一支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武装——“神府红军游击队”的诞生地,走访老革命者、查阅史实资料,反复提炼,剧本几经整理修改,以朴实无华的手法再现了当年的革命斗争场面。
  • 和平镇任务繁重陷入发展困境,新任党委书记曾自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决意带领人大主席、镇长熊栋才等党委、人大、政府一班人,奋力改革创新,让每个党员都成为一面鲜红的旗帜,每个支部都成为党旗高高飘扬的战斗堡垒……其间,推行人大季会制、双月报告制、周一升旗制惊心动魄,探索困境突围实现形式艰难困苦,甚至不惜付出生命代价。最终,和平镇梦想成真,成为全国制度创新的小典型,小人物莫雄实现成长,成为全省先进,还收获了甜蜜的爱情。艰辛的追梦历程,动情的感人故事,相当令人泪目,也让人特别意外。
  • 1943年春,中国共产党筹划召开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当时正值抗日战争期间,浴血奋战在全国各地抗日战场的大会代表,历经无数艰难险阻,日夜兼程奔赴延安。这个行程长达一年有余。“七大”代表们奔赴延安途中,有着许多悲壮、惊险的鲜为人知的感人故事,更有无数八路军指战员、党的各级工作者和许多普通群众,曾为这一庄严的历史使命付出了他们的鲜血和生命。 其中一支八路军小分队奉命护送一位中共“七大”代表前往延安。当他们行至迷宫一般的大峡谷地区时迷失了方向。四周都是黄色的山谷,几乎看不见人,又不知敌人在哪……
  • 首页
  • 1/1
  •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