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影《东方红》的拍摄,对1964年的舞台演出版本进行了必要的删减。把舞台剧原有的8场,只选取了序幕“东方红”和前6场的“东方的曙光”、“星火燎原”、“万水千山”、“抗日的烽火”、“埋葬蒋家王朝”、“中国人民站起来”,而后两场的“祖国在前进”和“世界在前进”,则遵照毛泽东的意见,没有收入到电影画面中去。 在拍摄演出过程时,大部分画面采用多机位拍摄,而舞台上的许多集体亮相和群众演员的造型,则采用舞台全景和台下观众相互融合在一个画面的广角镜头,以显示出舞台演出的盛大规模,同时,也是把周恩来所反复强调的“不要离开舞台”的指示,很好地进行了艺术化的处理,从而使整部电影画面流动,情景交融,而不是机械式地一个机位固定拍摄。所以,拍摄完成的舞台艺术纪录片,既丝毫没有脱离舞台,又大胆创新,把舞台演出和艺术纪录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为今后同类样式的电影拍摄,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
- 蒙古族的《盅碗舞》以少女头顶盅碗,舞动酒杯,表现酒宴上喜庆气氛。\r哈尼族的《采茶舞》形象地表现了哈尼族少女采茶劳动的愉快心情。\r朝鲜族的《长鼓舞》以长鼓为道具击鼓起舞,舞姿潇洒飘逸。\r佤族的民间舞《舂臼》,节奏明快,舞姿轻盈,将佤族臼米的劳动表现得轻松快乐。\r维吾尔族的《鼓舞》由一群青年男女敲击着手鼓,追逐嬉笑,表现丰收后的喜悦。\r塔吉克族的《牧羊舞》以优美的舞姿,表现了牧羊女勤劳善良的性格。\r汉族的民间舞《红绸舞》热烈奔放,红绸舞动表现了节日欢快情绪。\r苗族的民间舞《踏青》。\r傣族的民间舞《赶摆的路上》。\r彝族的《笛舞》。\r黎族的民间舞《草笠舞》。\r藏族的民间舞《草原上的热巴》。\r均以各自民族舞蹈的表现形式,表现了男女青年追求爱情、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